本文作者:食戟社
家人們,今天咱來嘮個看似簡單,實則暗藏玄機的問題——冰淇淋和冰激凌,到底是同一個“崽”,還是倆“孿生兄弟”?說真的,每次去便利店冰櫃前挑冷飲,我都忍不住靈魂發問:這名字上的“淇”和“激”,是單純玩文字遊戲,還是另有深意?
有人一拍胸脯:“這有啥好糾結的!不就是同一種東西,南北方叫法不同嘛!”嘿,先別急着下結論。要是這么簡單,那冰淇淋和冰激凌的“身份之謎”,早就該被寫進《十萬個爲什么》的“最無聊問題”章節了。
咱先從歷史源頭扒一扒。話說冰淇淋的老祖宗,那可是大有來頭。早在幾千年前,聰明的古人就琢磨出了“冰鎮美味”的門道。周朝那會兒,王室專門設置了“凌人”這個官職,負責儲存冰塊,到了夏天就拿出來給貴族們降溫、冰鎮食物。後來,人們把冰塊和水果、蜂蜜等混合在一起,這大概就是冰淇淋的雛形了。而冰淇淋真正“發家致富”,還得感謝馬可·波羅,他把中國的冰淇淋制作方法帶回歐洲,經過歐洲人的改良,加入奶油、牛奶等,逐漸變成了我們現在熟悉的樣子。
至於“冰激凌”,有人說它是冰淇淋的“中國特供版”。在冰淇淋傳入中國後,聰明的商家爲了讓名字更接地氣,就整出了“冰激凌”這個詞。你看,“冰”代表冰涼的屬性,“激”突出那種刺激味蕾的快感,“凌”和“淇”都有流動、柔滑的感覺,咋一看,好像都在描述這冰冰涼涼、絲滑香甜的美味。但要是較真起來,這裏面的門道可多了去了。
從“外貌協會”的角度來看,冰淇淋和冰激凌有時候還真像一對“雙胞胎”,乍一看都是白白胖胖、軟綿綿的。但仔細瞅瞅,就能發現它們的小祕密。有些冰淇淋主打“貴族氣質”,造型精致得像藝術品,撒上堅果碎、淋上巧克力醬,再點綴個小櫻桃,往甜品台上一放,那氣場,分分鐘讓人覺得喫它都得用刀叉,儀式感拉滿。而有些冰激凌走的是“親民路线”,簡簡單單一個甜筒,頂着圓滾滾的冰淇淋球,街邊隨手一买,邊走邊喫,主打一個隨性自在。就好比冰淇淋是參加晚宴的優雅貴婦,冰激凌是穿着短褲T恤逛夜市的活力少女,風格截然不同。
再從“內涵”層面剖析剖析。按照江湖傳聞(其實是行業標准),冰淇淋的“門檻”相對高一些。它要求乳脂肪含量至少在 5% 以上,有的高端冰淇淋乳脂肪含量能達到 15% 甚至更高。這意味着冰淇淋喫起來口感更醇厚、綿密,入口即化,奶香味濃鬱到仿佛在舌尖开了一場牛奶狂歡派對。而冰激凌呢,在乳脂肪含量上要求沒那么嚴格,有些冰激凌可能更側重冰的清爽口感,喫起來相對輕盈一些,像是給燥熱的夏天來了一場清涼的小雨。打個比方,冰淇淋就像芝士蛋糕,濃鬱醇厚;冰激凌則像檸檬慕斯,清新爽口。
不過,現在市場上這倆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了。有些商家爲了省事,或者覺得“冰淇淋”和“冰激凌”沒啥區別,就隨便用。這可苦了我們這些“喫貨偵探”,每次买冷飲都得像做化學實驗一樣,仔細研究配料表和產品說明。比如你滿心歡喜地买了個標着“冰激凌”的冷飲,結果一喫,好家夥,奶香味濃鬱得直衝天靈蓋,口感比有些冰淇淋還醇厚;再买個寫着“冰淇淋”的,喫起來卻寡淡如水,冰碴子還在嘴裏咯吱作響,讓人直呼“這屆冷飲太不按套路出牌”!
更讓人頭大的是,這名字的“迷惑行爲”還不止於此。有些地方把“冰淇淋”“冰激凌”和“雪糕”混爲一談,管所有的冷凍甜品都叫“雪糕”;還有些地方,冰淇淋是冰淇淋,冰激凌是冰激凌,雪糕又是另一類東西,各有各的標准和特色。這簡直比解數學方程還難,感覺每买一次冷飲,都得重新復習一遍“冰品分類學”。
說到底,冰淇淋和冰激凌,就像是一對相愛相殺的“冰界兄弟”。它們有着相似的“基因”,都能給我們帶來清涼和甜蜜,但又各自有着獨特的“個性”。與其糾結它們到底是不是一樣的,不如放下“學術包袱”,敞开肚皮,把各種好喫的冰淇淋、冰激凌都嘗個遍!畢竟,在喫貨的世界裏,美味才是王道,管它叫啥名,只要能讓味蕾跳舞,那就是“神仙冰品”!下次再有人問你冰淇淋和冰激凌的區別,你就瀟灑地一揮手:“別問,問就是都給我來一份!”
標題:冰淇淋和冰激凌,這倆“冰界兄弟”到底啥關系?
地址:https://www.newsipad.com/article/20071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