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藥署提醒,選擇植物油時,不僅要根據烹調方式挑選合適的油品,也要了解其加工方式、營養成分與保存方式,才能喫得健康。(示意圖/取自pixabay)

食用油依原料來源可分為「植物油」、「動物油」與「人造奶油」三大類,而許多人認為選擇植物油就等於健康,但事實並非如此!不同種類的植物油,其脂肪酸組成、提煉方式與適合的烹調方式各不相同,若使用不當,可能影響健康,究竟如何挑選適合的植物油,才能兼顧健康與烹飪需求?

植物油的成分與加工方式

植物油的提取方式主要分為壓榨法與溶劑萃取法,油脂含量較高或不需乾燥的果實原料(如橄欖、芝麻、花生)通常使用壓榨法,稱為冷壓初榨油,而油脂含量較低的原料(如黃豆)則多採用溶劑萃取,以提高出油量。

提油後,植物油會進行精煉處理,透過脫膠、脫酸、脫色、脫臭等程序去除雜質,使油品更純淨、發煙點更高,能夠耐受較高溫度的烹調,不過精煉過程中可能會流失部分天然營養。精煉後的油品較穩定,保存期限更長,適合大規模生產,因此價格相對較低。

食藥署警告這1種高溫烹調,恐產生有害物質

除了選擇信譽良好的品牌,正確的儲存方式同樣重要,油品應放置於陰涼、乾燥、避光處,避免光線影響品質,並確保密封以防止氧化。

資料來源:



標題:家裡用植物油炒菜的小心了!食藥署警告:產生有害物質,這1種只能涼拌

地址:https://www.newsipad.com/article/194628.html